内蒙古发现一处距今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遗址******
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获悉,近日,考古人员在察哈尔右翼中旗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,经专家初步确认,该遗址为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新石器时代遗迹。这是该地区第二次发现此类型新石器时代遗址。
图为遗址地表发现的石刀。(受访者供图)
新发现的遗址位于察哈尔右翼中旗库伦苏木。据了解,当地牧民在路过此地时发现一片荒地,寸草不生,地表上还散布着一些零散的、形状奇特的石器。
随后,考古人员对此处进行调查发现,该遗址地表上有大量的砍砸器、石磨板、石刀等石器,有的石器形状比较完整,还有一些贝壳类和陶器的碎片。专家初步确认,该遗址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新石器时代遗迹。
察哈尔右翼中旗文化与旅游局文物管理所所长刘雪峰介绍,这些新的发现对研究内蒙古中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,探索仰韶文化的不同地方类型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。
记者:勿日汗、哈丽娜
四川宜宾:构建产业集群 强化人才激励******
【地方动态】
科技日报讯 (刘泽治陈科)近日,四川省宜宾市已制定在宜创新创业十条措施,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人才创新创业基金,重点招引扶持两院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,对重点团队和高能级研发创新平台最高给予亿元以上的资助。
近年来,宜宾市紧扣“产业发展双轮驱动”战略推进需求,坚持以产聚才、以才促产、产才融合,创新完善人才激励政策,为构建千亿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同时,宜宾市聚焦构建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和重点企业创新需求,精准引进处于行业前沿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。目前,已先后吸引152名院士专家,精准引进5名院士共建高能级研发创新平台,建立起由政府出资助、企业出课题、高校出人才、人才出成果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,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。
良好的招人育人政策和协同创新的机制平台,助推宜宾市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的“学教研产城”一体化试验区。据统计,自2019年以来,宜宾市38人入选省部级及以上特殊高层次人才计划,引进市外各类高能级人才221人。在宜办学高校从2016年的2所增加到12所,在校大学生由2万人增加到9万人,新引进院士(专家)工作站5个、产研院13家,建成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研发(孵化)平台126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