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彩网娱乐 - 家彩网网址
家彩网开奖结果2023-01-31 16:05

家彩网娱乐

中国要富,农民必须富******

  “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‘三农’工作的中心任务,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”“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”“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”……近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,把保障农民的收益摆在突出位置,彰显人民立场。

  农业农村工作,说一千、道一万,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。这几年,种粮补贴、最低收购价、农资补贴,农民种粮的劲头更足了;培育农事体验、观光采摘、民俗文化等新业态,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宽了。

  得益于党的惠农政策,越来越多“走出去”的农民,带着新技术、新理念返乡创业,成为“新农人”。放眼广袤乡村,从牛耕肩挑的传统劳作,到机械化、智能化的现代农业,吃饭这个问题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;从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生存努力,到种地有证书、技术有职称的职业发展,农民这个身份有了前所未有的骄傲。

  对广大农民来说,前景看得清,收成也摸得着。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,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.88∶1缩小至2021年的2.50∶1。

  口袋富了,脑袋也要富。最近,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在各地深入开展,在有些农村,宣讲融入到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中,百姓听得懂也记得牢。提供精神食粮、烹制“文化大餐”,正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的缩影。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乡亲们精气神越来越足,日子越过越有滋味。

  中国要富,农民必须富。无论是脱贫攻坚,还是乡村振兴,为的都是让亿万农民过上好日子。不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,不管顺境还是逆境,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不会改变,不会动摇。(马若虎)

让秦腔艺术绽放时代光彩******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。”西安易俗社是鼻祖剧社、文化剧社、革命剧社,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。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,西安易俗社有着自身的担当和使命。

  新时代以来,我继续秉承西安易俗社“移风易俗、启迪民智、辅助教育、推陈出新”的办社宗旨,强化精神传承、剧种传承、剧目传承、人才传承,倾力打造西安易俗社文化研究院,收集整理百余年来西安易俗社珍贵文献资料,对老字号品牌文物保护单位的剧本、场馆、剧目、历史资料等实施全方位保护。

  传承经典,保护非遗。我与同仁们一起抢救复排易俗社原创经典传统剧目《三滴血》《双锦衣》《软玉屏》《貂蝉》《夺锦楼》等本戏、折子戏本(折)80多部,同时不断打造精品剧目,创排大型秦腔剧目《柳河湾的新娘》《秦腔》《易俗社》,推出《百年易俗社》纪录片,并将《三滴血》《柳河湾的新娘》拍摄成秦腔3D电影。《三滴血》还被拍成动画片在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电视台播放。

  易俗社不断挖掘整理百余年来博大精深的戏曲文本,同时结合时代发展需求,创排了大量现实题材作品,唱响时代主旋律。2020年,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我们根据同名京剧移植改编秦腔现代戏《党的女儿》;2021年,在秦腔现代戏《织梦人》中,我作为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获得者,饰演了20世纪50年代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赵梦桃,打造“以劳模演劳模”;2022年是易俗社建社110周年,我们推出了眉户剧现代戏《滚烫的年华》、新编秦腔历史剧《昭君行》、秦腔历史剧《程婴救孤》等,同时出版了《中国戏曲典藏·百年易俗社》等10余部系列丛书、20余部剧目音像制品。

  为了提升和弘扬易俗社的学术价值,我积极推动易俗社走进高校进行演出和讲座,开展戏曲研学。活动期间,我和同事们会示范剧目片段、唱段,示范秦腔、眉户、碗碗腔、弦板腔、商洛花鼓、阿宫腔、线腔、同州梆子、陕北道情、汉调二簧等多种剧种,让学生们由体验、体会而至体现,了解秦腔和易俗社。

  2020年,作为陕西省人大代表,我在多次调研论证的基础上,提出了秦腔的立法性保护。《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》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,为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。

  秦腔艺术历史悠久,如何更好地融入时代发展,绽放时代光彩?在我看来,不断守正创新,才是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根本。打造易俗社文化街区,让秦腔与易俗社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,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。

  早在2016年,我和同事们就以8间女生宿舍的场地,打造了一个微型的易俗社展陈馆,介绍易俗社历史,引发社会各界关注。随后,我提出了以文旅融合促发展的思路。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与支持下,2021年9月,易俗社文化街区正式开街,包括易俗社百年博物馆、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,还有露天戏台、老字号美食等,集“馆、展、演、旅游、体验互动”为一体,现已成为当地文化旅游新地标。

  踏上新征程,我将继续以身作则,带领易俗社进一步以传承、保护和发展秦腔事业为主要任务,不断增强历史自信、文化自信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推出更多独具秦风秦韵的文艺精品。

  (作者:惠敏莉,系党的二十大代表、西安易俗社社长)

中国网客户端

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家彩网地图